观摩研讨:数学区材料的投放与优化
日期:2025-03-12 15:04:01  浏览量:0

——北厍幼儿园数学区园本教研活动

 

数学是抽象的课程,但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幼儿数学的学习课程让幼儿学会一些数学知识,还能让幼儿获得一种数学思维。在幼儿园开展的4-10年青年教师区域展示活动园级评比中,我们重点围绕班级数学区的活动组织开展了系列园本研修活动。在第一次的研修中我们对数学区的学习中各年龄段幼儿核心经验做了全面的梳理,并引导教师们应链接《指南》发展目标,结合数学学习的内容来设计游戏材料。20253月第一周,北厍幼儿园开展了园级的班级数学区观摩与研讨活动,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通过观摩分享,对班级数学区的游戏材料投放引发教师的深度思考,继而展开第二次园级的集中研修活动。

 

实地观摩,探区域

本次观摩了中班数学区域游戏,班级提供了不同层次、多样化的数学材料,满足了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聚焦数学核心经验,围绕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幼儿游戏行为、教师支持策略等方面进行实地观摩,近距离观察了孩子们在游戏中与环境、材料、同伴的互动。

互融共研,促成长

观摩结束后,教师们围绕“幼儿玩的最多的是什么游戏材料?展开,结合观察进行了介绍。

教师分组对数学区的游戏材料进行现场分析与思考

幼儿喜欢玩的材料的特点是什么?

没被选择的游戏材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通过客观的分析与判断寻找原因,集体研讨中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数学区活动作为幼儿数学启蒙教育的核心阵地,对幼儿数学思维与综合素养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聚焦数学区游戏材料的研究,从现场观察到材料分析,本次教研教师们对数学的材料投放获得以下共识:

1.材料投放需基于儿童经验、发展目标、儿童兴趣,贴近儿童生活。

2.材料的设计应既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又能引发幼儿学习的热情。

3.材料投放时应注意材料的开放性,能做到一物多玩,定期更新。

4.注意材料的数量,同类经验的游戏材料满足人手一件。

5.关注个别差异,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游戏内容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幼儿。

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和主动投入学习数学,通过幼儿与材料的持续操作、深度互动,能有效帮助幼儿在探索中理解与运用,逐渐形成数学概念,感受数学活动既有用又有趣。关于数学区的材料投放等问题,本学期将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持续探讨,结合教师的区域观察研究,助力幼儿数学兴趣的养成,为当前和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品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