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厍幼儿园数学区园本教研活动(一)
在幼儿的成长进程中,数学教育是启蒙的关键环节。数学区作为幼儿探索数学奥秘的重要场所,其材料设计是否精巧、活动组织是否得当,直接关乎孩子们的学习体验与效果。北厍幼儿园将以 4 - 10 年青年教师区域展示暨园级评比活动为契机,重点围绕数学区的创设与组织,从现场观摩到困惑思考,聚焦教育教学的真实痛点,以一场园级主题教研活动为序,梳理了本学期的园本教研主题。
现场展示
2月24日-25日,由四位园长组成的评委小组对三个园区八个班级进行了区域游戏观摩评选,通过现场查看区域环境布置、材料投放、幼儿参与情况、以及数学学习表现等,对班级的数学区游戏展开调研。
观摩
反馈
2月25日中午,
在业务园长的引领下,保教处组织全体教师齐聚新鹤分园多功能厅,对本次游戏活动情况进行了反馈,肯定了教师在游戏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以及游戏组织中的亮度, 也提出了一些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组织教师进行思考:
材料投放问题
材料种类单一
数量偏少
投放无目的,缺少游戏记录材料
游戏组织问题
活动目标不清晰
重点内容讲解模糊,导致幼儿游戏中不主动选择新材料。
游戏环境创设问题
场地偏小
场景布置缺乏动态更新,长时间维持原状,难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教师指导问题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把握不准,存在过早或过晚干预的情况。
游戏难度设置问题
游戏难度与幼儿认知水平不匹配,出现过难或过易的两极分化现象。
游戏评价问题
评价形式单一,主要依赖教师口头评价,缺少幼儿自评与互评环节。
三、寻找问题
青年教师结合自己班级数学区活动的情况,展开思考,深刻剖析,提出困惑。
数学区应如何科学合理规划,放置几张桌子,容纳多少位幼儿为宜?
我们班级里数学区的材料设计与幼儿目前的数学关键经验相匹配,应投放设计多少种类和数量的材料?
幼儿在游戏中无法长时间地持续与材料的互动,存在频繁更换材料的情况,如何解决?
数学区活动中游戏幼儿分享中比较注重胜负,如何让幼儿更加沉浸到数学活动的学习体验中,感受数学的快乐?
幼儿存在不同差异,同一种的材料无法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幼儿,教师应如何指导?
如何了解整班幼儿进入数学区的学习情况,从关注幼儿在数学经验的发展基础上及时投放相应材料,支持每一个幼儿都获得发展?
保教处向全体教师
发放教师问卷,了解教师对当前数学区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以及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困惑及需求。
并将问卷情况进行了汇总梳理。教师们提出,环境和材料是影响幼儿数学发展的关键,科学设计游戏材料,并合理投放是目前需要通过教研解决的重要话题。
四、学习提升
教师分组研读相关教育书籍、期刊文章,《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数学领域部分、以及《0-8岁儿童环境创设》数学区部分、《幼儿园数学领域关键经验丛书》等专业书籍。领读人结合前期对本班幼儿数学学习情况的调研,分析当前数学区材料投放是否符合指南中对各年龄段幼儿数学学习目标的要求。
五、实操练习
链接指南数学领域的目标和关键经验,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设计有趣的玩法,需要教师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思考。本次实操主持人出示三份不同的游戏材料。根据年龄段分组研讨,设计数学区材料活动及投放策略。小组间互相交流分享,提出改进措施和优化建议。
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如何改进数学区的材料设计和活动组织有了更具体的思路。
各年级组围绕本学期数学区域的内容、目标、材料以及可用资源展开热烈研讨。教师们结合之前的学习,各班级教师将根据本班级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幼儿数学核心经验为参考,在学期初做好主题下数学区材料投放的规划。
六、总结归纳
在活动的最后,张园长对本次教研进行总结,强调了数学区材料设计与活动组织的核心要点,明确了后续的改进方向与计划,并对教师提出调整性建议,从幼儿关键经验着手,学好《指南》,用好《指南》,在《指南》领域目标以及核心经验的梳理与链接下,从幼儿的原有经验入手,做好区域材料的设计与投放,有计划地开展区域观察,适时介入与指导,让每个幼儿在游戏学习中都获得经验的提升。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让教师们对数学区的材料设计与活动组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提升幼儿园数学教育质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本学期,北厍幼儿园将聚焦于幼儿园班级数学区的优化研究,为幼儿打造更优质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探索、茁壮成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观摩研讨:数学区材料的投放与优化